這趟蘭嶼是一趟以工作之名行渡假之實的旅行. 對於這座陌生小島有著沉澱心靈的期盼. 作為一個階段的結束以及另一個階段的開始,很期待這片大海可以恢復我的性靈並柔軟我的心.
越深入越發現,海給的何止於我粗淺的希望. 大海太豐盛了,當我許願我的心能像海一樣敞開接納,卻發現我想容納的東西,根本不足海容納的萬分之一. 心中緊緊抓著的某種執拗頓時鬆開了,就像是我拿了一只玻璃杯,想在沙灘上裝進最多的沙子,直到玻璃杯破掉了,我卻擁有了一整片沙灘.
完全臣服於它的大,心終於自由.
我與朋友發現了一處海底祕境,這幾天大部分的時間,我不是在海底世界,就是在前往海底世界的路上. 看見海裡的珊瑚就像一座座城堡,五顏六色的魚穿梭其中,我心裡有個念頭希望這個地方永遠不要被發現. 離開前看著照片回味,竟感到沮喪恐懼:會不會下次來,就沒有這樣美麗景象?要怎麼不要讓人發現,破壞到這樣美麗的地方?又或者,我們即使再小心翼翼,也可能造成破壞.
我把我的困擾告訴同行的朋友,他說「事物本來就會慢慢凋零,我們就做好自己的責任」
這句話讓我領悟了很多.
重點是去覺察有什麼是能留下的,
有沒有好好感受過它,有沒有盡心去守護它.
真正經歷過才會是最深刻的,如果只是禁止,人們連美都還不知,怎麼知道要愛惜?
我在看過這樣美麗的海洋之後,才深深激起想要保護它的意念
不希望它消失.
在趕船班的路上下了大雨,蘭嶼送了我最後一份大禮
.我的所有東西都濕掉了,包括吉他,手機,鞋子,書,畫冊...等等.
雖然非常困擾,全身濕透趕著上船,但心境意外的有另一番體悟:
直覺的我習慣填補失落,譬如說書濕掉了,就買一本新的假裝它是原來那本,手機壞了就買一隻一樣的就算很舊. 一直以來習慣去掩蓋情緒,但這次我好像學會了諸如此類的事情要教會我的事.
去看事物的本質,什麼是真正留下來的.
即便有所物質的損失,
但我好像收穫更多了.